|

楼主 |
发表于 2019-3-18 14: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是个什么东西?那是无数不可预料因素集合的系统工程,什么事情都会发生,从来没有完美的设计,只有喜悦或无奈而接受的结果。阅读和检视历史,需要读者的冷静态度和平常心,绝不是一会儿东来一会儿西的极端情绪。
简单来说吧,《生死二十八天》中披露的一些我军作战失误,来自于各种复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复杂原因在其他战争中也不同形式的存在,并非1979年所独有。如果有人眼中就是歌颂某场战争,而指责另一场战争,对其中发生类似作用的负面因素却厚此薄彼,指一不说二,那么评价一句大惊小怪可能还是好听的
下面就以另外两场战争来举例。
发生于1950年的抗美援朝长津湖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血战美军陆战1师,这段历史军事爱好者已是耳熟能详了。不过多数人的视角都集中于志愿军英勇顽强和后勤保障不济这两方面,而对战争中的其他负面因素知之甚少。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当年九兵团战后总结中的一些内容。
看到没有,这还只是志愿军第20军几个团在作战中发生的问题,从战略到战术到指挥到后勤到干部表现,指挥失误、不听命令还有怯战脱逃的,身经百战的志愿军怎么会是这样?以前咋没听说过?
还有1969年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很多人常拿这场战斗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相比较,认为都受文革影响,前者咋打得好,后者却那么差?然而,珍宝岛那次真的打得都好吗?下面再看几张图。
怎么样,参加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部队照样有突出问题,耽于政治学习,训练水平不高,战斗中伤亡较大(3月2日我军300余人伏击苏军50余人,伤亡却大于苏军),不重视打扫战场,不重视战果,还不及时报告。问一下,同《生死二十八天》一书中的内容有没有相类似的地方?
战争就是这样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纪律再好的军队,政治保卫部和军事裁判所也是案例一堆;大获全胜的战斗,到战后总结中找问题亦有检讨连篇。军事说到底是一门专业,那就是好的坏的、经验教训都有专门总结,一二三四,分门别类,画图列表,枯燥乏味。你要是只看检讨失误那一部分,不及其余,自然眼前一团漆黑。如《生死二十八天》,作者重在披露真实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拿了很多战例总结来突出指挥作战过程中的失误,有一定水平的读者自然是心如明镜,另外一些分析能力较差、情绪易走极端的人则不免大惊小怪。
最后结论:去审视任何一段历史、检讨任何一场战争,全面的视角和平静的心态极其重要。这世界上你不知道的事情很多,你只需要学习和接受,而不是大惊小怪。
|
|